内容提要:
《艺溪笔录(瞿弦和张筠英文集)》包含了瞿弦和、张筠英夫妇多年的文字随笔和剧本。本书包含五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各自的亮点。艺谈部分,多篇文章涉及戏剧、小品、朗诵等艺术的多方面经验与感悟,值得读者品味,回望部分,回忆了儿时经历以及如何走上艺术之路;随感部分更是将多年来从事艺术行业所见所闻所感落在了笔头上,这些都是非常好的艺术感悟,可供读者借鉴学习。
作者简介:
瞿弦和,男,1965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国家一级演员。现任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张筠英,OO演员、朗诵艺术家,现为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教授。
目录:
艺谈
1.我们艺术生活的开端 瞿弦和 张筠英
原载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少年宫我事业的摇篮》
2.我的艺术开端 张筠英
原载《电影世界》
附:温暖的家庭可爱的学校 林秀珊
原载《大众电影》
3.不要“脸谱化” 张筠英
原载中央戏剧学院《戏剧学习》
4.话“梦” 瞿弦和
原载《戏剧电影报》
5.杂乱有章——看《仲夏夜之梦》 张筠英
原载《戏剧电影报》
6.《O后八个人》拍摄日记 瞿弦和
原载《电影介绍》
7.唯有生活才是小品的“根” 瞿弦和
原载《人民日报》
8.让诗句飞进心灵 瞿弦和
原载《诗刊》
9.准确的判断刻苦的锻炼广泛的借鉴
——我对台词问题的一点看法 张筠英
原载《艺术教育》
10.试谈朗诵的“行动性” 瞿弦和
原载中央戏剧学院《戏剧学习》
11.声音中的激情——和青年朋友谈诗歌朗诵 瞿弦和 张筠英
原载《人才》
12.追求听觉艺术的语言内在美——谈演播长篇小说的人物塑造 张筠英
原载《中国长篇连播历史档案》
13.叙述语言的技巧处理 瞿弦和
原载《中国长篇连播历史档案》
14.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
——谈朗读在阅读中的作用 张筠英 瞿弦和
原载《中国青年报》
15.朗诵与说话 张筠英
原载中国青年出版社《朗诵艺术谈》
16.演播与配音 张筠英
原载《当代电视》
17.我的热爱我的追求 张筠英
原载《中国广播报》
18.我们爱风流——《风流歌》朗诵体会 瞿弦和 张筠英
原载《朗诵报》
19.行动性、形象性、音乐性(节选) 瞿弦和
原载《朗诵艺术谈》
20.“游子吟”朗诵教学示范课设想 张筠英
21.朗诵作品的解读与呈现 瞿弦和
在上海朗诵艺术高峰论坛上的演讲
22.“星期朗诵会”寻踪 瞿弦和张筠英
原载《艺术广角》
23.朗诵艺术三要素 瞿弦和
原载商务印书馆出版《语言战略研究》
24.在徐志摩OO研讨会上的发言 张筠英
25.在主持人培训班上的讲座 瞿弦和
26.舞台语言的基本表现手段 方伟、张筠英
原载《中央戏剧学院舞台语言基本技巧教材汇编》
27.花城袖珍诗丛 雷抒雁程步涛编朗诵提示:瞿弦和张筠英
原载花城出版社《朗诵诗》
回望
1.珍贵的照片幸福的回忆 张筠英 瞿弦和
原载《中国教育报》
附1:幸福的时刻四(1) 瞿佳
附2:一件难忘的事 瞿聪融
2.幸福的回忆(节选) 张筠英/224
原载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我们曾经是少先队员》
3.中学时代,多么可爱(节选) 张筠英 瞿弦和
原载1985年4月刊《中学生》
4.怀念您,红领巾班 瞿弦和
原载《星星火炬 引领人生——忆北京二中少先队》
5.写给父亲 瞿弦和
原载《温州日报》
附:忆八一 瞿良
原载《人民日报》
6.少年时期的我 张筠英 瞿弦和
原载东城教育《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北京市东城区OO毕业生集锦》
随感
1.丝的光泽花的美丽 瞿弦和
原载《人民日报》
2.微型话剧东欧行 瞿弦和
原载《人民日报》
3.多姿多彩的联欢节